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知识 > 正文

钟汉良押题 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8-6-8 12:26:36 人气: 标签:青年 党相关议论文

  2018年6月7日讯,昨日,钟汉良发文“这是最好的时代”为高考加油,今日,高考卷作文出炉,殊不知又一次押中了!这些年被钟汉良押中的题目真不少。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瞬息万变的时代,科技以倍数发展,部分工厂开始由机器人代工,听闻已久的无人驾驶汽车区域已经开始启用,从洗菜备菜、烹调到清洁碗盘全自动的机器人餐厅也开门营业;但在分担人类工作量的同时,也减少了人们的直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疏离。发展速度或许已经超越我们需要,海量信息全天候二十四小时涌入,恨不能自己真的能一目十行或脑袋装上快速记忆器,深怕自己跟不上速度,错过了最新的讯息。在科技还没发展到能把记忆芯片植入大脑前,书本仍要一页一页地翻一行行阅读,知识仍然需要一遍遍重复吸收。所以现在你只管深呼吸,让自己保持最轻松的状态,认真考试。回家和家人好好研讨科学去。

  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一一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2018年6月7日讯, 本报讯 上午高考大作文题一亮相,家有考生的晚报读者又该乐了吧?晚报今年再一次成功“押题”。

  “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是今年卷的高考大作文题。无巧不成书,就在一个月前的5月2日,晚报刊登了10个版的特别报道“新青年--我们不一样”,通过采访在各行各业幸福奋斗的青年,从多个角度描绘出当代青年的成长情境。正如“新青年”特别报道封面所述:“新的时代里,青年自然有新的面貌,他们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想透射出最鲜明的时代特征。”这10个版的报道,用丰富的故事反映了当代青年的思与行,充分介绍了“斜杠青年”等新兴现象,对于考生来说,用以扩展社会视野和论述角度,常详实的阅读材料。历年高考,晚报“押题”成功可不止这一次,多读晚报,高考作文真的不用愁。

  ①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①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

  ②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字。

  ③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符合人物特征。150-200字。

  “00后”的“千禧宝宝”今年第一年参加高考,备受大家关注;今年他们18岁又逢2018年,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期望着他们自己对青春的解读,对青春和时代关系的解读,第一篇大作文便紧扣了这一时代主题。

  第二个题目涉及到“青山绿水”,这也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旨在引导我们的青年就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样也是一个紧贴时代强有力的命题。

  所以总的来看,两个题目对学生都有很大的性,而且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和增长空间,体现了作文和成长的双向意义。

  “微写作”了与名著的结合,体现了对学生三年里对相关作品的理解:既包含了《论语》时代的思考,也包含了《红楼梦》当中重点人物的思考;既有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又有《老人与海》这种文化在当代视野上的重新解读。这些题目让考生在考场中感觉会比较熟悉,并且能激发一些积极的思考,也充分体现了对平时积累的考查。

  今年的高考大作文题目“新时代新青年”和“绿水青山”,没有意外,紧扣时代脉搏,各个学校的老师在平时作文素材的积累中,可能都会涉及到这两方面内容。但是在熟悉的话题上写出彩并不容易,还要求学生有着丰富的积累和严谨的逻辑思维。

  “新时代新青年”的议论文表面是时代和青年,核心词是“成长”。文体上给学生留下了空间:内容可大可小,小到身边的事儿如手机更换,大到磅礴的时代主题,描写亲眼目睹的四十年变化;议论可深可浅,可聚焦表面变化,也可深挖层面的改变;范围可雅可俗,既可聚焦自己亲历的网络游戏的变化,也可以为科技进步的改变。这样的作文题目能考出层次,为高手过招提供舞台。

  记叙文“绿水青山”涉及到的生态文明和生态,对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该题目关键词在于“想象”,因此落脚点非常重要。因为想象不是简单的幻想,而是要与现实有所依傍。这篇作文容易出彩,但不好写。

  综合来看,这两个题目的共同指向都是要加强平时阅读:既阅读作品,也阅读生活。所有阅读都要走入生活,为生活服务,激发想象和思考,进行合理的表达。这也我们,不能把素材当作备考重点,关键是逻辑思维能力和清晰的表达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还是要从平时抓起。

  “稳”体现在题型依然是“三选一”,分别指向不同的文体要求,并与名著阅读结合。这是学生习惯的出题方式,考生看到考题内心会比较安定,并觉得有话可说。

  “变”则各有不同。题一要求使用排比比喻句抒写阅读名著之后获得的教益,既考察了修辞,又要求学生表达看法;既要有思想,又要有感受,这是学生之前没有练过的。这道题目更像是全国高考的语言表达题和高考多年前排比句考查的综合,其实本质是在回归语文基本能力。

  题二要求学生从名著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的人物,简述人物形象。这道题目既有,又有比较宽泛的点,比具体情节的考查更加人性化。这要求学生不仅要读原著,而且要有想法、有思考。比如《红楼梦》中的晴雯、香菱,《平凡的世界》中的润叶、田晓霞,都是比较好的选择。答题关键是考生能在150字到200字之中找出符合原著的情节,使得题目既考查了人物这个点,又考查了情节这个面。

  《论语》是今年考试说明中经典阅读考查的新增书目,因此单列考题。题目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位孔子,这就需要考生既有对论语的了解,还需要知道十大的各自特点。

  因此,今年微写作的共同指向是“描写、叙述和点评”,考出了考生的日常积累,既单一又全面。这也提醒学生,对于名著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背了、了解了的层面,还需要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本文由325游戏 (www.325qp.net)整理发布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